步履丈量运河基因,对话激活交融密码
为挖掘波斯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节点的文化价值,深入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的生动实践。7月20日,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运河纽带,民族同心”实践调研团队走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波斯村,通过访谈、参观文化展馆、记录特色饮食等方式,多维度调研波斯村的历史渊源与当代发展,切身感悟民族交融的深厚底蕴。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工作人员合影。)
在实践调研中,团队成员与村委工作人员进行座谈,深入了解了波斯村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及发展现状。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村原名“榉树阁”,后因纪念带领村民抵御兵匪而牺牲的波斯商人,更名为“波斯庄”。这一历史传说虽缺乏确凿的文献记载,却通过村民的口述传统得以世代相传,成为凝聚集体记忆的重要纽带。调研发现,村内现存百余户佴姓村民,其中部分年长者仍保留着典型的高鼻深目等中东人种特征。这些村民珍藏着与伊朗留学生、驻沪总领事的合影,这些珍贵的影像既承载着家族记忆,又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见证。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这些村民在外貌上保留着某些特征,但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已经完全本土化,与当地汉族居民无异,生动体现了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交流。)
在村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波斯村文化展厅。展厅内,丰富的展板和图片展现了波斯村作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风貌。通过实物展示和图文解说,大家了解到这里曾是波斯商人聚集的商贸中心,他们带来的异域文化与本地传统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展厅生动展示了古代波斯商人经丝绸之路来华贸易的历史场景,以及当地保留的具有波斯文化特色的民俗传统,如神秘的龙骧祭祀、独特的佴氏现象等。这些珍贵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中波文明交流互鉴的悠久历史。
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波斯村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波斯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古老的波斯亭被赋予了时代使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村里积极打造波斯文化展馆等特色项目,吸引国内外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参观。近年来,不仅有伊朗驻沪总领事等外宾到访,还接待了多批高校研究团队。这些交流活动既延续了历史文脉,也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这个曾经见证古代文明交融的村落,正在新时代续写着国际交流的新篇章,展现出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波斯村文化展厅。)
此外,团队成员深入村庄,随机走访不同背景的村民,深入了解他们对这份交融历史的认知。在村中超市,团队成员遇到了一位在此务工近三十年的大姐,当被问到“波斯村”名称的来历时,她表示:“这里就是波斯村啊,怎么来的我不知道,我不管这些,你可以去问问其他人。”这表明,部分外来居民虽在此生活多年,但对本地深层历史仍存在认知空白。不过,大姐也提到当地人在对待她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很友善:“没什么怎么样,都挺好的,也没人为难你。”这反映了运河村落根植的包容基因。
在等烧饼的间隙,团队成员和烧饼摊摊主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夫妇俩一边忙活一边说着自己对当地中波文化的模糊了解:“好像听老人提过,说很久以前有‘胡人’来做生意,哎这个饼好像刚开始就是他们给的,不过现在本地化了。”这枚小小的烧饼,正是千年交流的生动见证——异域技艺在此落地生根,被运河滋养、被时间烙制,最终融入了本土生活的肌理,成为一种独特的当地文化符号。村里一位本地老奶奶则对当地有关波斯人的历史有较深的了解。谈到当地人如何接纳波斯人为自己人时,她说:“住久了呗!通婚、种地、做买卖,娃娃一起玩,谁还分得清?”。对于中波民族融合,不同身份的村民,认知虽有深浅,但一致认同是“长期共同生活的自然融合”,生动诠释了“一家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图为团队成员与本地居民聊天。)
为进一步了解波斯村的民俗文化,团队成员还记录了当地传承百年的特色美食“波斯甩粉”的制作全过程:红薯粉摊饼切条,以豆油、苋菜、豆瓣熬汤烩煮,成品晶莹爽滑,令人拍案叫绝。这道看似寻常的农家美食,或许正是文化交融留在舌尖上的“活化石”。其制作工艺中使用的豆油煎制手法,与波斯传统烹饪中的油脂运用颇有相通之处,而苋菜的加入又彰显了江淮地区的饮食特色。当地老人回忆,这道美食的雏形可能源自古代波斯商旅带来的面食做法,经过数百年的本土化改良,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波斯甩粉”。这种舌尖上的认同,不仅滋养着一方百姓,更以独特的风味强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月21日,实践团队又专访了佴荣兆老先生,并细致翻阅了佴老保存的能够印证中伊交流的相关史料。此次调研不仅深入挖掘了佴氏家族作为波斯后裔的历史脉络,更鲜活呈现了大运河畔跨越千年的中伊民族交往与融合实例,为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纵深与包容性提供了宝贵的田野见证。
(图为7月21日“运河纽带,民族同心”社会实践团队与佴荣兆老人进行交流。)
(图为7月21日“运河纽带,民族同心”社会实践团队与佴荣兆老人一起观看老照片。)
(图为7月21日“运河纽带,民族同心”社会实践团队在佴老家后院参观。)
“波斯村是运河边重要的文化交点,我们作为青年人,作为运河边成长的孩子,希望在实践中讲好民族故事,传承开放包容的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团队负责人盛卓然说道。
(“运河纽带,民族同心”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