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青春助力振兴||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部青苗筑梦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

 日期:2025-07-18 点击数:57

为响应学校关于开展“挑战杯”专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践行"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口号,引导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商学部青苗筑梦队从2025年7月1日至11日在开封市仙人庄乡何楼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至此活动圆满完成。队员们以新媒为笔、以汗水为墨,在田间地头书写了一幅"科技助农·青春筑梦"的生动画卷。


实践篇:双脚沾泥土,青春显担当


实践期间,团队聚焦何楼村特色农产品推广,精心运营“青春筑梦”抖音账号。队员们克服高温酷暑,在共享菜园和蟠桃园架起直播间,聚焦当地共享菜园与蟠桃园,每日早晚准时开播。镜头下,鲜嫩的蔬果、硕果累累的桃林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据统计,团队累计开展直播15场,总观看量突破5000人次,新增粉丝303人,直播间单场最高在线人数达52人,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助力农户增收。与此同时,队员们还通过问卷调查,详细了解村民生活状况与农田种植情况,让每一份调研成果都落地为具体行动,为后续乡村发展建议收集了一手资料。田间地头,队员们不仅是观察者和记录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顶着近40度的高温,俯身田间化身“农务助手”,帮助村民清除杂草、拾取鸭蛋,汗水浸湿衣衫却挡不住热情,村民们常送来西瓜蟠桃,用朴实的关怀温暖着队员们的心。这段与土地亲密接触的经历,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价值。



思想篇:读懂中国,读懂乡村


驻足基层单位的党建文化墙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让队员们读懂了基层干部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责任与担当;村支书讲述的山东取经故事,揭示“一分田”的创新历程;招商引资鸭场的成功案例,展现基层干部"跑断腿、磨破嘴"的担当。党建文化墙上"党员包片责任制",诠释"红色引擎"如何带动绿色发展——党组织凝聚力量、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的奋斗历程,让大家深刻理解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内涵。这段经历更让队员们明白,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扎根土地的实干——从直播话术的反复打磨到拍摄技术的不断精进,每一步尝试都是对“实干兴邦”的践行,也让大家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明确了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方向。




展望篇:青苗初长成,未来更可期


此次实践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课”,让大家既看到了乡土资源的潜力,也找准了青年助力的切入点。活动虽已结束,但青年学子服务乡村的热情不减。团队已着手建立“何楼助农”线上社群,计划持续为农户提供信息支持和电商辅导;结合调研成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提案”,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方案。队员们纷纷表示“我们种下的不只是镜头里的种子,更是心里的牵挂。青苗会长大,乡村会变好,我们的青春,就该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结果。”相信这些“青苗”会带着实践中的收获,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让青春之花在田野间绽放得更加绚烂。




文字来源:经济与管理科教中心

供稿人:高浩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