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青衿归田科技赋能—安理大学子化学AI“点薯成金”助振兴

 日期:2025-07-11 点击数:25

为响应三下乡号召,探寻乡村振兴路径,2025年7月5日,安徽理工大学”青衿归田,云耕智链”乡村助力团抵达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龙泉镇,为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探寻乡村振兴道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掌握农业发展实情

团队依托专业知识,通过科技与化学赋能红薯产业,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获取当地农户与政府的点赞,清晨,团队抵达龙泉镇,先后对于目前乡村农业发展情况初步了解,关于种植方面的经验、存在问题以及想要得到的解决方案,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效应。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道并行模式,力求数据收集的广度与深度。线上通过问卷星高效覆盖了地域分布,广泛触网便捷的受访群体收集130余份。同时,线下调研团队深入村镇,通过定点访问与随机走访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问卷100余份,确保了数据来源多样性与样本代表性。精心筛选并完成了十余人次面对满深度访谈,受访者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人群,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访问,线上广撒网,线下精聚焦, 实现了问卷数据量化支撑与访谈洞察的质性。

专访红薯种植大户,探寻现代科技经验

午后,找到当地红薯种植大户叶县老薛家庭农业农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薛连套进行专访。薛连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农场,并详细介绍了农场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随后,我们对他进行专访,对红薯种植和销售情况深入的了解。薛连套采用水肥一体化现代科学技术种植红薯,打破传统种植方法,为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薛连套扎根农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他的亲身经历中,我们收集到了详实而有价值的一手资料,为此次调研提供坚实的支撑。

图1种植大户薛连套专访

深入对接当地支部,开展探讨获得好评

6日上午,社会实践队对接龙泉镇碾张村村支部,在村委会进行相关知识探讨活动,活动分为五部分,化学知识讲解与实验演示,人工智能软件培训和操作互动问答总结,以及后续的活动预告,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积极配合,了解了具体的化学知识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在指导运用人工智能软件的过程中,大家积极进行试验,并给出好评。

图2知识探讨活动现场

深入田间实践学习,助力宣传拓宽销路

下午,队伍组织同学深入田间实践,了解学习红薯种植方法技术,现在主要种植品种,以及生长周期,作物价值。帮助农民除草,了解真实劳作过程。学习种植技术,了解种植特色,好处,方便后续宣传并拓宽销路。

图3团队合照

“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产业升级的新思路。”队长邓明明表示,团队将化学、人工智能与农业实践结合,希望可以成就一批“会用手机管农田”的新型农民。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以专业所长破解产业难题,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也用实践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乡村振兴不止在三下乡,而是从三下乡开始。

撰稿:安徽理工大学 邓明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