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以言为犁深耕乡村振兴——山东大学“华音同泽”推普宣讲团深入湖南怀化实践

 日期:2025-09-04 点击数:840

导语:2025年8月,山东大学“华音同泽”推普宣讲团深入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黄溪口镇、上蒲溪瑶族乡,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融合支教、调研与文化传承,探索“普通话推广+民族文化保护”双轨并行的创新路径。

一、推普课堂进瑶乡,童声筑梦语言桥

在黄溪口镇中心小学,团队面向40余名学生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其中过半数为瑶族。据此,团队设计了“瑶语+普通话融合课堂”,带领学生通过瑶族传说改编的情景剧、双语识字游戏等趣味形式,化解普通话学习障碍。团队针对性设计“瑶乡故事会”,引导儿童用普通话讲述本民族文化故事,在普通话学习中强化文化认同。

二、多向调研揭实情,双语困境待破局

1.语言传承断层

团队与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当地文化及普通话发展现状;设计并发放标准化调研问卷,并与当地学生、村民等进行访谈。超半数受访瑶族学生表示“能听懂简单瑶语但不会说”,日常交流以当地方言为主,普通话多用于课堂。当地青少年多存在“母语(民族语、当地方言)能力退化却未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双语失衡现象。

2.课程落地艰难

黄溪口镇中心小学“瑶文”课程因师资匮乏、无标准化教材,长期流于课表形式。一名瑶族学生坦言:“学校虽有‘瑶文’课,但老师不够、教材也少,现在连瑶歌都不会唱了。”这一结果也印证了团队对辰溪县“瑶族聚居、推普需求迫切”的研判,也为优化“推普+文化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三、古村寻脉探文韵,双语赋能活遗产

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文保单位,村内瑶族家庭众多。团队走访瑶族家庭,亲身体验瑶服穿戴,并参与村寨文化宣传片拍摄。调研发现,该村作为旅游名片,普通话普及率高于周边村落,但瑶语及地方方言使用仍集中于老年群体。91岁的文化讲解人肖老先生在讲解过程中采用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结合的方式,因此仍需村支书陪同,对其讲解语言进行解释。对此,团队结合“推普+乡村语言文化”设计,提出“双语文旅”建议,在导游解说、民俗展演中增加瑶语-普通话对照元素,既满足游客理解需求,亦活化民族语言场景。

从黄溪口镇的讲台到五宝田村的青石板路,“华音同泽”团队以脚步丈量推普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当瑶族少年用普通话自信讲述“盘王的故事”,当古村老人对着镜头说出“欢迎来五宝田”——普通话,正架起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桥梁。

文丨冀启月 甘骏杰

图丨冀启月 杨雨鑫

编辑丨王镜潼

审核丨李倩 刘翔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