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月揽山河书雅韵,童手巧创双节情—— 育才实验二年级双节实践里的诗意与巧思

 日期:2025-10-21 点击数:1076

当国庆的风拂过校园,中秋的月爬上窗棂,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孩子们,以纸笔为媒、以双手为翼,在跨学科实践作业里,把双节的美好酿成了时光里的甜。其中,桔灯的暖、书签的雅、笔墨的香、游记的趣与数学的妙,更是成了这个假期最动人的音符。

桔灯映月:一瓣桔香里的科学与浪漫

“老师,我的桔子灯能照亮书桌啦!” 这是假期里孩子们最骄傲的宣告。跟着作业里的步骤,孩子们先轻轻给桔子 “开帽”,用小勺小心翼翼挖去酸甜的果肉;再拿起彩笔在桔皮上勾勒 —— 有的画一轮圆月亮,有的描一面小国旗,还有的刻下 “中秋快乐” 的字样;最后穿绳固定、放入 LED 灯珠,一盏盏带着果香的桔灯便点亮了。

昏黄的光从桔皮的纹路里透出,映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这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更是一场科学小探索:“为什么桔子皮不容易破?”“LED 灯为什么比蜡烛更安全?” 孩子们在动手间解锁疑问,让科学的种子在浪漫的氛围里悄悄发芽。

书签藏意:方寸之间的家国与童真

小小的书签,成了孩子们寄托双节情思的 “方寸天地”。有的孩子以国庆红为主色,在书签上画一面飘扬的国旗,旁边缀着几朵桂花;有的偏爱中秋的清雅,用银色画一轮圆月,再添上几只玉兔;还有的把 “家国同庆” 四个字工工整整写在中间,字里行间满是稚嫩却真挚的祝福。

每一枚书签都独一无二:有的用彩铅细细涂色,有的贴上亮晶晶的贴纸,还有的在边缘剪上波浪纹。孩子们把做好的书签夹进常读的绘本里,下次翻开书时,便能想起这个 “国旗与月亮相遇” 的特别假期。

笔墨传情:书法里的中秋诗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 “古诗里的月亮” 环节,孩子们不仅背诵了关于中秋的古诗,还拿起毛笔或铅笔,一笔一划写下这些优美的诗句。有的孩子用田字格认真书写,力求每个笔画都工整;有的孩子发挥创意,给诗句配上小插画 —— 在 “举头望明月” 旁画一轮圆月,在 “低头思故乡” 下画一座小房子。

虽然字迹带着孩童的稚嫩,却满是认真。孩子们说:“写古诗的时候,好像能看到诗人当时看到的月亮。” 笔墨流转间,传统文化的韵味悄悄浸润了心田。

游记记事:文字里的假期小美好

“10 月 2 日,我和爸爸妈妈去了西湖,看到很多人在挂灯笼,还有卖月饼的小摊……”“国庆那天,爷爷带我去看升国旗,国旗升起来的时候,我也跟着敬礼了!” 在 “我的节日日记” 里,孩子们用简单的文字、可爱的图画,记录下假期里最难忘的瞬间。

有的日记里画着一家人吃月饼的场景,有的记下和小伙伴逛国庆灯会的快乐,还有的写了帮奶奶做家务的小事。稚嫩的笔触里,藏着对节日的喜爱,也藏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原来,成长的美好,都在这些小小的记录里。

数学寻趣:双节里的 “数字魔法”

这个假期,数学不再是课本里的公式,而是藏在生活里的 “小惊喜”。孩子们化身 “时间规划师”,亲手绘制十月的日历:先用直尺画好格子,再一笔一划写上日期,最后用红笔圈出 10 月 1 日国庆节、10 月 X 日中秋节,认真算出两个节日之间相隔的天数。“从 1 号到 X 号,一共隔了 X 天!” 算出答案的那一刻,孩子们的脸上满是成就感。

“月饼分一分” 的任务更是让孩子们欢呼雀跃。打开家里的月饼盒,有的孩子发现月饼是 “2 行 3 列”,算出 2×3=6 个;有的发现是 “1 行 4 列”,知道 1×4=4 个。孩子们用画图、拍照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原来,美味的月饼里,还藏着乘法的奥秘!

当桔灯的暖光、书签的雅致、书法的诗意、游记的鲜活与数学的趣味相遇,这个双节假期便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育才实验二年级的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知识,在体验感悟中传承文化,把对祖国的爱、对传统的情,都融进了每一份用心完成的作业里。

这份作业,不是结束,而是成长的新起点。愿孩子们带着这份双节里的收获与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好奇为笔、以热爱为墨,书写更多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二年级组2025 年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