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告别“炮弹”刺痛,让“糖衣”成为育人对话的钥匙

 日期:2025-09-23 点击数:1057

东北电力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张煜明

在大学育人工作中,谈心谈话是辅导员连接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重要桥梁。相较于直戳痛点、易引发抵触的“炮弹式”批评,“糖衣式”谈话以尊重为基、以共情为引,更能走进学生内心。掌握这类谈话技巧,既是辅导员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助力学生成长的关键。

一、“糖衣”先行:用肯定消解抵触,建立信任基调

学生面对谈话时,往往会先产生“是否被批评”的防备心理,此时“糖衣”的作用便是打破防备、拉近距离。这里的“糖衣”,不是无原则的夸赞,而是基于事实的肯定与看见。

●谈话开篇不直奔问题,先从学生的闪光点切入。比如学生近期虽出勤不佳,但曾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可先提及:“上次班级团建你主动帮大家组织游戏,同学们都夸你细心,我也觉得你很有集体责任感。”

●即便针对明确问题沟通,也先肯定学生的主观意愿。面对挂科学生,不说“你怎么又挂科了”,而是换成“我知道你这学期一直想把数学补上来,也看到你去了几次自习室,这份努力其实我都看在眼里”。先肯定、再沟通,能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从而放下抵触,愿意敞开心扉。

二、“炮弹”转化:用引导替代指责,聚焦问题解决

谈心谈话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非批判学生。所谓“炮弹”,本质是学生存在的不足,但直接指责只会让学生陷入自我否定,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将“炮弹”转化为“引导式提问”,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改进。

●避免“你为什么做不好”的质问,换成“我们一起看看,这次遇到的困难主要在哪里”。比如学生提交的材料多次出错,不批评“你怎么这么不认真”,而是说“这份材料里有几处细节需要调整,咱们一起梳理下,下次怎么能更顺畅地完成呢”,把批评转化为共同解决问题的邀约。

●用“成长视角”替代“问题视角”。面对学生的失误,不纠结“你错了什么”,而是关注“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例如学生组织活动出现疏漏,可说:“这次活动虽然有小插曲,但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下次再组织类似活动,哪些环节可以提前做好预案呀?”这种引导能让学生从“被指责者”转变为“成长者”,更愿意主动改进。

三、“甜味”延续:用鼓励收尾,给予成长信心

一次有效的谈心谈话,不仅要解决当下问题,更要给学生留下信心与动力。“糖衣”的收尾,能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离开,更有勇气面对后续的挑战。

●谈话结尾明确学生的进步空间与潜力。比如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后仍未明显见效,可说:“虽然目前成绩还没大的变化,但你已经开始主动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了,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一步,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收获。”

●给予具体的支持承诺,让学生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比如对情绪低落的学生,结尾可以说:“如果之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有想不通的问题,随时来找我聊,咱们一起想办法。”一句温暖的承诺,能让学生感受到背后的支持,更有底气面对成长中的难题。

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辅导员的谈心谈话,既是教育,更是陪伴。少用“炮弹”式的指责,多用“糖衣”式的理解、引导与鼓励,才能让谈话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助力剂”,真正实现“以心育心、以情动人”的育人效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