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破晓,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队调研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从革命纪念馆到百姓家门口,用脚步丈量历史,用故事点亮信仰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各级党组织要充分用好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红星破晓,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团队秉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宗旨,将实地走访与社区宣讲有机结合,把革命历史的厚重记忆带进社区百姓心中。
团队红色足迹踏遍多处纪念馆与博物馆,在调研中探寻历史细节、感悟先辈初心,并将收获带进社区,用质朴语言和生动故事,把宏大的党史叙事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精神食粮。
实地走访:红色足迹,文化探寻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精神丰碑 震撼人心
7月22日,团队走进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展厅内,烈士遗物、影像资料与大量历史文献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刻体悟雨花英烈的崇高精神,并与馆方工作人员深入交流。
调研中,团队围绕“雨花精神理解度”“展览感染力”“参观体验满意度”等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雨花精神在当代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建议在校园和社区中进一步推广相关内容。
图1 团队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缅怀英烈
图2 团队成员参观烈士纪念馆
渡江胜利纪念馆:人民团结的见证
7月24日上午,调研组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重温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壮阔场景。大型沙盘、影像资料与战役遗物再现了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突破天险的辉煌瞬间,让人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念。
图3 团队成员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的岁月
7月24日下午,团队成员走进梅园新村纪念馆。沿着青砖黛瓦的小巷进入历史遗址,仿佛穿越回上世纪四十年代。馆内珍藏的文物、历史照片与手稿,完整再现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南京从事和平民主运动的场景。
调研中,团队了解到梅园新村不仅是重要历史遗址,更是对外展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争取民主的重要窗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胸怀大义的革命风范。
图4 团队成员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
社区宣讲:让红色精神走进百姓心田
结合纪念馆调研成果,团队整理成主题宣讲稿,于8月13日走进南京姜圩路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感人的故事,讲述英烈事迹与战役精神,引导群众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与奋斗智慧。
互动环节中,“红色知识快问快答”“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吸引了多名青少年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居民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宣讲,对红色历史有了更加立体鲜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信念。
图5 团队成员社区合影
图6 团队成员社区宣讲
铭记与传承: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历史是最深沉的力量,红色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此次实地调研与社区宣讲中,团队始终坚持“让红色历史活起来”的理念,既注重史实的准确性,又关注群众的接受度,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和活化利用红色资源,积极探索纪念馆与社区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使革命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薪火永续,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让红色血脉在代代传承中焕发出更加恒久而璀璨的光芒。正如团队在调研与宣讲中所坚信的那样——历史因铭记而厚重,精神因传承而永恒。
图片|桂乐妍 徐文心 姜如 郑天悦
文字|郑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