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子三下乡:探访姚家庄 洞察农村养老实况

 日期:2025-08-06 点击数:6

暑期,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颐养天年·有志青年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鉴于社会老龄化日趋加剧,团队以未来养老生活为课题展开调研,旨在探寻颐养天年的答案。在走访三个省市、调研多家城乡养老机构后,团队将目光聚焦于秦皇岛昌黎县姚家庄,发现这里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与城市存在显著差异,其养老模式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7月14日,在姚家庄村党委刘书记的带领下,团队走进村中不同人家展开调研。84岁的马爷爷是村里的退休老书记,与老伴同住,家中收拾得整洁利落。当被问及为何不选择养老院时,马爷爷表示,儿女经济压力大,他们在自家还能帮着照看孙辈,减轻子女负担。村里的青壮年大多为生计前往城区务工,且多为独生子女,赡养能力有限,“身体健康就是对儿女最大的帮助”成为老人们的共识。同时,马爷爷称自己一辈子在田埂上劳作,身子硬朗,能自己做事、照顾自己,在自家院子里生活更舒坦。

同样,王爷爷的生活也颇具代表性。他一人打理着一个小院子,院内按区域种植着应季蔬菜。“这些菜主要自己吃,吃不完的就拿到市场售卖。”王爷爷介绍,每年十月前后,待夏秋蔬果售卖完毕,他会翻土种植大白菜,以保障冬季的蔬菜供应,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是他的日常。

走出老人们的家,村间小路上的景象暖意融融。大核桃树下,数十位老人围坐对弈、打牌,观战群众层层环绕,气氛热烈,尽显村庄的安宁与活力。村落边,老人们享受着下午的暖阳,构成了一幅温馨的乡村生活画卷。

此次对姚家庄的调研,让团队看到了农村养老的一种实际状况:老人们更倾向于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耕种土地、与邻里相处等方式安度晚年,这种基于家庭和村庄的养老模式,展现了农村养老的独特逻辑与需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