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岁茯茶遇上Z世代:“泾阳商脉青驼队”研学泾渭茯茶,激活非遗产业生命力
2025年7月28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泾阳商脉青驼队”师生走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以“非遗技艺传承・丝路茶香探源”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茯茶研学活动。从镌刻荣耀的企业荣誉墙到智能化的现代生产线,从千年茶马古道的历史图鉴到创新设计的文创茯茶矩阵,团队通过深度参访非遗工坊、沉浸体验文化研学与双语直播创新呈现,在茯茶金花绽放的微观世界与丝路商道的宏观图景中,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商业的融合基因,激活非遗文化的产业生命力。
研学首站,从镌刻着企业发展足迹的荣誉展厅开始。在企划部负责人引导下步入,团队进行实地调研。作为茯茶行业的标杆企业,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的荣誉墙生动展现着发展历程中的亮眼成就,其不仅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更凭借69项国家专利、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硬核成果,彰显在茯茶研发与生产领域的深厚积淀;而覆盖全球12国的国际化营销网络,则印证了企业在市场拓展中的实力。尤为触动队员的是,企业始终以“复兴六百余年茯茶筑制技艺”为文化使命,这份对非遗技艺的坚守与创新,恰是陕商“敢为人先”精神在当代的鲜活实践。从国家级荣誉到技术突破,从文化传承到国际布局,一系列成就让队员们对企业的综合实力与发展理念形成了立体而深刻的认知。
走出荣誉展厅,历史的指针被拨向千年之前,团队驻足于丝路茶马古道图前,在古今对照中探寻茯茶贸易的精神密码。通过对这幅地图的细致研读,大家清晰追溯出古代茶叶从产地启程,经漫长茶马古道运输,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最终辐射各地的贸易脉络。地图上的每一条路线、每一个驿站,都沉淀着茯茶贸易的历史记忆,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茯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而现场还原的茶马互市场景,更让团队具象化理解了陕商“酌盈剂虚”的供应链智慧——古人根据地域物产差异调配资源、平衡供需的实践,正是陕商在商贸中凝练的生存哲学。基于此番感悟,团队构思设计了“古道商战”沙盘推演模块,计划通过模拟茶马古道上的贸易决策与风险应对,让更多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陕商智慧的精髓,该模块未来将正式纳入研学课程体系。
从历史深处走来,团队的研学脚步迈向了茯茶的当代呈现,即产品矩阵与技艺体验。在产品参观环节,团队深度考察了公司的各类茯茶产品及文创茯茶产品。从从百元左右的日常饮用款,到千元级工艺精湛的收藏级高端品,丰富的产品体系展现了茯茶的多样形态与市场定位。期间,在该公司茶艺师指导下,团队亲自体验焖泡茯茶的流程,于茶香中直观感受茯茶风味与冲泡魅力;更通过智能茶艺体验,用恒温焖烧壶开展实验,精准记录 98℃±2℃水温、45分钟焖泡条件下金花菌活性峰值,以数字化手段印证传统茶艺的现代价值。
深入产品与技艺的肌理后,团队走进茯茶博物馆,在历史与当下的交织中溯源茶脉,并以创新传播让非遗茶香跨越地域。馆内,创始人力拯濒危技艺的初心与茯砖古法成型工艺跃然眼前。通过亲手操作古法茶器,实践队直观感知“一片茶叶如何成为文化载体”,更在展区中溯源周秦汉唐至明清的饮茶风尚变迁。参观全程同步开启双语直播,吸引湖北、河南等多地网友驻足关注,点赞量超2万,让承载非遗底蕴的茯茶香韵突破地域界限,远播四方。
线下研学的深度体验,还通过线上传播形成了二次辐射。团队精心制作的此次参访双语视频,在“泾阳商脉青驼队”视频号投放后,收获了可观的转发量与播放量,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影响力,让更多人通过镜头感知泾渭茯茶的风采。
这场跨越历史与当下的研学,为“泾阳商脉青驼队”构建茯茶研学课程体系提供了多维素材。从企业发展脉络中提炼产业升级案例,在产品矩阵中解密文化消费密码,于博物馆藏中梳理茶史脉络。团队总结道:“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活态传承’,它既需要古法技艺的根基,更要借助现代商业的翅膀。”通过对比传统作坊与数字化车间,队员们形成“非遗活化三步法”共识:以专利技术实现技艺标准化、用文创设计推动产品年轻化、借跨境传播完成文化全球化。指导教师白维花指出:“泾渭茯茶的转型,正是陕商‘忠于道、勇于新’精神的当代注脚,即忠于六百年茶脉之道,勇于数字化创新之路”。
这段研学调研经历,让青年学子深刻认识到:当非遗遇见青春,传统便有了链接未来的无限可能。此次活动以“商脉”为纽带,串联起非遗技艺、丝路历史与现代商业,既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青年方案,也助力泾渭茯茶打造“世界非遗茶”品牌。正如实践队誓言所述:“古道茶香今犹在,商脉青驼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