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当青春力量遇见乡土标杆,寻找耕地保护的“高分答卷”

 日期:2025-08-31 点击数:11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被定位为贯通“资源要素激活”、“耕地红线守护”与“生态安全底线”的制度枢纽——通过产权明晰与用途管制联动,把耕地生态保护嵌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既能让土地要素流动起来,又能让粮食安全与生态屏障在制度轨道上同步稳固,更是筑牢粮食安全与生态协同的根本保障。为深入探究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如何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与农村住房、如何实现耕地生态保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践团队将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勘察、入户问卷与深度访谈,去学习人地协调、永续发展的浏阳经验,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图景注入青春智慧。

访三湘样板,问道浏阳沃野新章

8月25日下午,由李辉老师、颜蕾老师带队,农村发展、应用经济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浏阳市政府,参加土地制度改革主题座谈会。浏阳市副市长刘来宏,以及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实践团与浏阳市副市长刘来宏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座谈会 吴博琳 摄

会议期间,刘来宏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对实践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浏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与阶段性进展。李辉老师随后代表实践团简要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发展与办学概况,并表明本次调研的核心目标正是深入学习和总结“浏阳经验”,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学术研究和政策优化提供实证支持。在座谈交流环节,市政府有关部门围绕浏阳市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作了专题介绍。双方以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自愿有偿转让和耕地生态保护为重点,深入探讨了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通过会议讨论,实践团将赴浏阳市五个典型乡镇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收集第一手资料,深化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实路径的理解。

以文化赋能,梅田湖村的耕保之路

8 月 26 日上午,实践团走进 2025 年湖南省农耕文化与耕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村梅田湖村,实地解码该村“文化护耕、科技强耕、生态养耕”的发展体系。随行村干部介绍,梅田湖村借力智能水肥系统节水节肥、农机合作社提供规模化服务,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此外,该村研学基地年接待游客 15 万人次,通过“农耕体验 + 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收益转化,这正是浏阳“耕地数量、质量、生态、文化‘四位一体’保护”的鲜活实践,也让实践团深刻体会到典型村如何以“刚柔并济”护好良田,让耕地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实践团成员及带队老师在梅田湖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 王飒琳 摄

以网格监管,筑牢大围山镇耕保防线

在大围山镇,实践团找到了耕地保护的另一份答卷,该镇通过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与“田长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镇领导小组负总责,各村明确管控区域,依托“党建+微网格”设立耕地保护联络员,实现县、镇、村三级监管全覆盖。同时,该镇扎实开展耕地抛荒治理,全面摸排抛荒底数,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召开粮食生产动员会,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抛荒等现象。一位村民在交流中感慨道:“以前觉得耕地保护是上面的事,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有了田长,网格也有了联络员,谁家地荒了都有人管、有人问,大家的责任意识都强了!”

实践团成员通过问卷,与大围山镇村民面对面深入交谈。 王尧 摄

以绿色转型,谢家村的发展新途

在淳口镇谢家村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该村曾因上游锌矿、铅矿开采导致水体与土壤重金属污染。如今,当地农户耕地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主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甚至有村民表示“为了吃得放心,宁愿产量低一点,也不用那么多化肥农药”。作为传统农业重镇,淳口镇依托“两片叶子一滴油”——茶叶、烟叶和油茶三大特色产业,推动绿色农业转型。全镇茶园面积近万亩,年产值达8000万元;烟叶产业作为“鹤源”烤烟国家示范基地,年产值超2000万元;油茶则通过低产林改造和精深加工,年加工量2000吨,产品远销海内外,逐步构建起生态与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新格局。

实践团在浏阳市“一场三池”试点项目。周俊杰 摄

以沃土搬迁,永安镇的丰收之路

“绿色技术还是得学,你看这两年我的田产量增加了多少?”永安镇种粮大户兴奋地通过手机向调研团成员展示田地产量的变化。这一喜人成果,得益于浏阳市推行的“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创新实践。作为长沙市试点,永安镇将黄花机场改扩建项目剥离的肥沃表土“搬迁”至此,预计恢复1900多亩优质良田。在党建引领下,镇村成立党员服务队,通过“党建+微网格”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借助“浏阳巡护”App实现“人防+技防”全方位管护。与此同时,浏阳与长沙县协同对接,确保剥离土壤高效、无害化利用。如今,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不仅守护了耕地精华,更让农户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成为浏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的生动缩影。

实践团带队老师同村民面对面深入交谈。李尚锦 摄

经过本次调研团队积累了关于耕地生态保护现状、生态保护补偿、农户参与等方面的详实一手数据。眼下,实践团正结合专业知识,系统梳理浏阳市在耕地生态保护与土地制度创新中的有效做法与典型经验,以求生态保护与乡村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深化了大家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解,下一步将把所见所悟转化为具有现实价值的调研告与学术论文,提炼可推广的耕地生态保护模式,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守护绿色良田贡献专业力量。

作者:李尚锦,吴博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