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聆听 “两弹一星” 岁月回响,续写科技报国青春华章 —— 巢湖学院 “颖火相传” 实践团走访参试老兵

 日期:2025-08-31 点击数:11

为深度探寻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奋斗足迹,让 “两弹一星” 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扎根,7月9日,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颖火相传” 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的成员们,精心筹备了米面粮油等慰问物资,专程前往参试老兵王卫国家中走访慰问。在与王老的促膝长谈中,大家聆听他扎根戈壁、投身 “两弹一星” 工程的峥嵘故事,深刻感悟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的初心与使命。

戈壁铸剑:亲历 “两弹一星” 的光辉征程

1964年,正值青春年华的王卫国投身军营,被分配至国防科工委某部,自此与 “两弹一星” 这项关乎国家安危的伟大事业紧紧相连。在甘肃张掖的风沙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荒芜戈壁上,他与战友们一同扛起建设重任,参与打造了东风基地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两大国防科技重要阵地。“那时候条件苦啊,但没人喊累。” 王老指着家中珍藏的泛黄老照片,眼神中满是回忆,“1966 年的两弹结合试验最让我难忘,零下 30 多度的天,我们在戈壁滩上连续奋战了72小时,手脚冻得没了知觉,也咬牙坚持着。” 实践团的成员们围坐一旁,屏息凝神聆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到了当年科研人员与战士们在极端环境下,为国防事业挥洒汗水、坚守岗位的动人场景。

科技报国:以热血青春书写强国答卷

从参与建设机库、飞机场等基础设施,到投身发射阵地的核心建设;从助力原子弹成功爆炸,到见证氢弹研发突破,再到亲眼目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冲破天际 —— 谈及这些难忘的经历,王老的话语中满是自豪,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晰。“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升空的那一刻,我和战友们都哭了,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在听到那首《东方红》乐曲传来时,都值了!” 说到此处,老人的眼角泛起泪光,那份对国家、对事业的赤诚与热爱,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实践团成员。

精神传承: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接力

访谈接近尾声时,王老语重心长地勉励道:“现在国家发展好了,你们年轻人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更广阔的平台,一定要珍惜机会,好好钻研知识、锤炼本领。国家的未来靠你们,要用新时代的新技术、新思维,把‘两弹一星’的老传统、老精神传承下去,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追溯与致敬,更是一堂鲜活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接下来,巢湖学院 “颖火相传” 实践团将以此次访谈为起点,精心策划 “红色科技史” 系列宣传活动,结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业特长,通过制作科普视频、开展校园宣讲等形式,让 “两弹一星” 精神走进更多青年心中,引导大家以先辈为榜样,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