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青禾萤辉映童心,五育并举润乡野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学子赴皖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日期:2025-08-12 点击数:22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号召,7月上旬,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青禾护航 萤辉共行”基层服务践行团的11名成员,满怀热忱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店孜乡东薛小学。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他们开启了为期15天的乡村教育浸润之旅,以“红色文化铸魂,五育并举育人”为核心,为乡村儿童精心开设一个融合知识、素养与家国情怀的盛夏课堂。

实践团创新设计"德育铸魂、智育启慧、体育强魄、美育化人、劳育砺行"五大课程体系。红色故事会上,志愿者讲述着井冈山的革命故事和刘胡兰、王二小等英雄故事,孩子们瞪大眼睛听得入神,教室里传来琅琅的《可爱的中国》诵读声,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红色故事会,聆听英雄事迹。朱萍供图

学诗歌,争做时代好少年。朱萍供图

“云游华夏”课程借助数字技术,以动画、互动地图带孩子们“云游”山河名城,达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标。“财富小当家”课堂让孩子懂货币、明规划,悟金钱价值。操场上的“长征毅行课”将体育与红色教育创新结合,孩子们“重走长征路”,在默契配合中领悟“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美术教室里,孩子们以纸浆为 “墨”、匠心为 “笔”,勾勒出一幅幅灵动的美学新画卷;剪纸课上,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童稚巧手中变作栩栩如生的蝴蝶、憨态可掬的福娃与玲珑百态的窗花;孩子们自绘京剧脸谱,美育之窗悄然开启。

“财富小当家”,课堂学理财。朱萍供图

学生义卖,爱心满校园。朱萍供图

志愿者带学生上趣味体育课。朱萍供图

学生脸谱画成果展示。朱萍供图

劳动教育渗透在每个细节:午间整理图书角,课后清扫校园,孩子们用废纸制作纸浆画,将收集的叶子在背包上拓印出各种纹路。“我要把亲手做的作品送给妈妈”四年级的杨梓晴同学捧着拓印作品轻声说道,这正是“以劳育德、以德润心”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学生学习整理图书。朱萍供图

学生专注制作纸浆画。朱萍供图

学生专心创作植物拓染。朱萍供图

活动尾声,实践团在校园内举办作品成果展,邀请家长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一幅幅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格外引人注目。在王店孜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演中,东薛小学的孩子们与志愿者携手演绎歌伴舞《少年有志》,尽显青春朝气;实践团成员带来的舞蹈《天浴》同样赢得满场掌声。

手工成果展欢乐合影。朱萍供图

师生共同演绎歌伴舞《少年有志》。朱萍供图

支教之余,实践团组织了丰富的研学活动。团队赴“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开展红色研学,重温习近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和治淮兴水的重要论述;与王店孜乡中心学校及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实践团队召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赴阜阳师范大学参观校史馆和淮河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展厅。这些活动进一步坚定了队员们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他们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团队赴王家坝闸开展红色研学。朱萍供图

支教时光转瞬即逝,它带来的改变却如萤火辉光,照亮了乡村孩子的心灵角落。团队队长刘恩贤表示“十五天太短,我们能传授的知识有限。但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打开一扇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让他们知道有人关心着他们的成长,这份意义超越了时间。”

“青禾护航 萤辉共行”基层服务践行团将思想引领与儿童成长深度融合,团队成员在成长中体悟乡村教育价值。未来,学院将持续选送优秀实践团队赴乡村小学开展系统性支教活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团队成员与学生合影留念。朱萍供图

通讯员:顾金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