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潮涌法韵,黄皮枝结青春——西南政法大学“郁南法韵,黄皮诗行”团队以法治犁铧深耕郁南产业链
2025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郁南法韵,黄皮诗行”突击队积极深入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开展“三下乡”活动。在下乡期间,队员们以法治智慧与实践行动,通过开展普法宣传、进行产业调研、参与公益义卖等多元化举措,为郁南黄皮产业发展注入崭新动能,生动书写了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法治筑基 | 普法进村解民惑 风险防控筑根基
法治入乡润民心,合同避坑护产兴。“合同里这些‘坑’要着重注意,咱们种植黄皮签订协议时可得仔细查看!”7 月 24 日,郁南县政府大院旁的青年之家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西南政法大学的学子们在此精心设立“法治灯塔”普法摊位,运用通俗易懂的方言深入讲解法律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化身“法律翻译官”,将晦涩难懂的合同条款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大白话”,借助“大家来找茬”互动展板,让乡亲们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学会精准识别文字陷阱。
据不完全统计,当日活动吸引了超过 400 人次踊跃参与,切实惠及 100 余人。同时,线上线下所收集的百余份问卷将为《郁南黄皮产业法律风险白皮书》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分别为种植户、消费者、企业家送上了开启合法权益之门的“法律钥匙”、保障消费安全的“法治屏障”、促进企业规范发展的“法治桥梁”。
产业问诊| 一线调研析链条 痛点扫描绘风险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唯有扎根田间地头,方能触摸产业脉搏。7 月 25 日,队员们满怀热忱走进黄皮特色小镇都城镇,用流利的粤语走街串巷开展走访工作,详细记录市场价格、认真倾听种植户的心声。
广东郁南亲群食品科技公司陈芷煊、云浮市水果协会会长廖金洪、深圳诺普信集团郁南富赢田田圈公司林锦波等三位资深产业从业者,围绕产业发展历程、商标保护、工艺仿冒、未来电商发展法律障碍等痛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其中林锦波理事提出的“警惕产业链法律风险”等宝贵建议,为团队后续工作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他表示:“商标、恶意打假、工艺配方仿冒这些环节是在黄皮产业链中最值得关注的法律风险”。
同时,队员们各显神通,用手机、摄像机、无人机全方位、宽层次、多角度记录下都城镇独具黄皮特色的建筑设计、漫山遍野的金黄色黄皮果树和热闹非凡的黄皮节日现场。
7 月 26 日,突击队队员深入黄皮产业园区,走访生产车间,调研果汁、蜜饯、果酒等产品的生产流程。在产业园康美先工厂举行的座谈会上,队员们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为企业全面梳理加工、销售环节存在的法律风险。
此外团队还针对一起现下发生的黄皮饮料工厂合同纠纷,联合指导老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坚定的法治力量为产业规范化发展保驾护航。
公益赋能| 义卖助农聚暖流 品牌拓销传果韵
金果缀枝头,公益聚暖流。在黄皮飘香的美好时节,公益善举温暖人心。2025 年 7 月 25 日上午,“土特产”推介互动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在建城镇隆重开幕。
突击队积极响应郁南县委号召,踊跃参与“小黄皮·大公益”文创义卖活动。在主会场,队员们积极奔走、全力投入:热情推销黄皮冰柠茶、果韵文化衫等特色产品,生动讲述无核黄皮的品牌故事。“这黄皮产品独具特色,还能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多付些钱也是非常值得的!”多位消费者主动溢价购买相关产品,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公益事业。最终,义卖所得善款全额汇入县青年基金协会,定向用于“云扶·益起来”困境青少年帮扶计划,成功达成了“小产品”撬动“大公益”的良性循环。
为有力推动郁南黄皮拓展市场,队员们主动担当起“宣传员”的重要角色。7 月 26 日,在黄皮产业片区的黄皮种植园中,他们精心拍摄宣传视频,运用专业镜头完整记录黄皮从枝头采摘到加工生产的全过程,全力助力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此次活动中,西南政法大学的学子以法治为坚强支撑、以实践为稳固桥梁,既为郁南黄皮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也成功探索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全新路径。恰似奔腾不息的西江之水,郁南黄皮产业的发展篇章,正在法治护航与青春力量的有力推动下,向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奋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