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赣鄱药蕴”实践团:踏寻赣鄱药脉、传承岐黄薪火

 日期:2025-07-25 点击数:611

为探寻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国药科大学“非遗药脉・赣鄱药蕴”实践团队近日走进江西,通过寻根探源、非遗体验、实地调研、科普宣传等形式,以脚步丈量千年药脉的厚度,让匠心与古今传承展开深度对话,找寻新时代中药人肩负的使命答卷,感受千年药脉的传承与创新。

一、探寻建昌古技:溯源千年岐黄智慧

“建昌认同似金规,不过建昌药不灵”

寻根南城,实践的第一站来到了建昌帮的发源地——江西南城县,在非遗传承人乐海平师傅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身体验药材切片、水泛丸制作等传统技艺,深刻领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匠心精神。在炮制车间里,师傅们现场讲解建昌帮特色“炆法”,并邀请同学们品鉴炮制好的远志、黄精等药材。活动最后,团队代表中国药科大学与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乐海平师傅鼓励同学们要敢于、甘于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图为实践团与建昌帮代表人合照)

(图为实践团与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授牌合照)

寻脉江西,从南城县的建昌帮非遗展览馆出发,团队先后前往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樟树市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中医药大学惟仁堂等地,循着历史的印记探寻建昌帮的发展历程。在惟仁堂,叶喜德师傅用建昌帮特色“建刀”再现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展示的“切药四法”,并指导同学们体验铁碾船碾制麻黄技艺,让传统技艺在实操中焕发新生,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先人的智慧与匠心,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图为实践团参观江西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图为叶喜德师傅教学建昌帮特色“建刀”使用)

(图为团队成员亲身体验建刀切制)

寻迹市场,为深入调研中药材产业现状,团队实地考察南城枳壳、铁皮石斛等种植基地,了解不同药材的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在樟树市中药材市场,团队与商户交流发现,当前行业正面临电商冲击、信任危机等挑战。基于调研,团队撰写《樟树市中药材市场现状剖析与发展策略》报告,为传统药材市场转型升级提供可行性建议。

(图为何主任为实践团介绍南城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图为实践团来到樟树中药材市场调研合照)

二、走进现代药谷:引领守正创新之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走访江中药谷时留下的殷切嘱托。

实践团队走进江中药谷,深入探访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工厂”的现代化中医药生产基地。在智能化生产车间里,讲解员介绍,每批药品从原料到成品全流程均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确保药品的高品质。江中药谷产出的“参灵草”不仅已连续十一年护航航天员,更曾作为国礼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见证。

(图为实践团参观江中药谷)

(图为实践团参观智能化生产车间)

在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团队与江中药业研发中心卢果经理、现代中药研发中心胡培总监开展了深度交流,面对同学们的提问,胡培总监详细解答了如何从经典名方中汲取灵感,并转化为现代科研成果。例如,江中健胃消食片的研发正是基于对传统消食方的科学改良,通过现代技术提取有效成分,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图为实践团与江中药业研发中心代表举行座谈会)

江中药谷一行,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现代科技对中医药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认识到科研端的创新实践是驱动中医药产业升级的动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只有深入挖掘传统智慧,结合现代科研,才能推动中医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三、皇菊赋能助农,感悟乡村振兴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队走进南昌市新民乡尚礼村,该村通过金丝皇菊种植、瓦灰鸡养殖等产业实现增收,开展产业品牌建设,帮助贫困户脱贫,助力贫困村摘帽。这与中国药科大学定点帮扶县——陕西镇坪县的致富之道,有着“异曲共通”之处。

(图为实践团与尚礼村干部合照)

团队为尚礼村暑托班的孩子们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讲解建昌帮的中药炮制技艺,展示各种药材的形态和功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的魅力。还带领孩子们练习八段锦。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介绍其中蕴含的中医养生理念,既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增长了知识,也在心里埋下一颗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为尚礼村暑托班孩子科普中医药文化)

在尚礼村之行的最后,团队与南昌市人大驻尚礼村第一书记——雷木林围绕中医药赋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开展主题采访。雷书记介绍,尚礼村有着独特的“五色”文化:红色代表党建引领,黄色象征金丝皇菊产业,灰色寓意瓦灰鸡特色养殖,绿色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古色晕染尚礼村深厚历史底蕴。同时雷书记对实践团队的到来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团队的实践不仅为中医药传统文化在乡土间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鲜活动力,更以扎实与真切的行动,打动了村民。

(图为尚礼村皇菊种植基地)

四、传播中药智慧,燃起岐黄点点星火

团队成员面向游客、当地居民展开“建昌药帮知多少”主题采访,麻姑山景区的大巴司机细数多年来往返麻姑山的见闻,提及建昌帮对当地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游客们在谈及建昌帮时,眼里满是对“非遗技艺”的好奇,但对“中药炮制”则知之甚少。因此团队整理了《药过建昌才灵——建昌帮小百科》,并赠送中药明信片,向当地居民与游客,宣传建昌帮非遗传统技艺。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麻姑山景区工作人员)

在南昌市湾里区幸福街道磨北社区,团队成员为居民提供颈肩腰腿痛按摩问诊、普及夏日常用中医药保健知识、赠送艾草和石菖蒲等药材制作的香囊等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公益服务,切实解决了居民的部分健康需求,让中医药文化走出书本与展馆,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加深了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为非遗药脉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续注入了鲜活的实践活力。后续,团队成员将前往家乡、全国各地持续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科普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为社区居民按摩问诊、普及中药知识)

结语

此次江西之行,“非遗药脉・赣鄱药蕴”实践团队以脚步丈量中医药文化传承之路。从建昌帮古法炮制的匠心体验,到江中药谷的现代化创新;从田间地头的产业调研,到社区乡村的科普服务,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时代内涵。未来,团队将继续以知促行,把建昌帮的炮制技艺、江中的智能生产线、皇菊田间的泥土芬芳,转化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生动教材。我们将带着这份使命,在家乡、在校园、在更多需要的地方,做岐黄薪火的传递者,让千年药脉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彩!

文字|“非遗药脉・赣鄱药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