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山那边文艺支教团:落叶拓印画新生 绿色瑶乡携手行
7月7日,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川岩村的青山绿水间,中南大学山那边文艺支教团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绿色环保”主题美育实践课。支教团美术老师带领二十余名四、五年级学生,以自然为师,以落叶为媒,运用古老的拓印技艺,创作出独特的环保主题作品,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树叶为何会变黄飘落?”“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怎么样?”课程伊始,李老师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科普了树叶的生命周期及其生态作用。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森林作为“地球之肺”的宝贵价值,认识到每片绿叶都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为创作筑牢认知根基。
紧接着,刘老师带领孩子们收集落叶,用丙烯和水溶性彩色颜料,在树叶背面涂上各种颜色,让不同落叶的纹路跃然“纸”上、“布”上,从而开启创作的奇妙之旅。
随后,孩子们自由挥舞画笔、驰骋想象,为拓印图案添彩。这些作品上除了色彩,还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别让眼泪成为地球最后一滴水”“保护大树,就是保护我们的家”……稚嫩的笔触传递的却是守护家园的坚定信念。传统拓印与现代环保理念的交融,让孩子们直观体验了“变废为宝”的乐趣与意义,孩子们的眼中满是收获的光亮。
“希望老师以后常带我们进山画画,树叶印在衣服上比新买的还好看!”当孩子们举着自己拓印的“新衣裳”,眼中映出山涧的波光,这颗由山那边播下的绿色种子,不仅让旧报纸化作了斑斓画卷,更点亮了孩子们稚嫩心田中的环保之灯。
据悉,江华瑶族自治县留守儿童比例较高,这里的孩子们对自然美育和情感陪伴的需求尤为迫切。此次绿色环保特色课堂,正是山那边支教团精准对接乡村教育需求,将高校美育资源与环保理念深度结合,探索“自然为课堂、美育为桥梁、环保为内核”的特色支教模式的典型体现。山那边文艺支教团希望借助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在拥抱青山绿水时收获成长,未来成为守护生态、热爱生活的追梦人。
编辑:翁佳妮 代悦
审稿:张恺芸 韩家宝